发布日期:2024-07-01 09:42 浏览数:次
为加强美育浸润心灵、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近日,人文管理系艺术教研室、鄂尔多斯民族民间音乐舞蹈工作室、王艳芳美育名师工作室联合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舞蹈沙龙——“走进鄂尔多斯民族民间舞蹈”。此次沙龙活动宛如一扇通往鄂尔多斯民族文化深处的艺术之门,吸引了众多舞蹈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领略鄂尔多斯民族民间舞蹈的独特魅力。
本次舞蹈沙龙在《暖城·马兰花开》中拉开序幕,节目通过群舞的形式展示盛开的马兰花,用马兰花的意向点赞沙漠治理的辛勤劳动者们,呈现出暖城鄂尔多斯在生态建设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也反映了草原儿女朝气蓬勃、昂扬进取的精神风貌。

《鄂尔多斯新娘》作为鄂尔多斯传统民族民间舞蹈,通过生动活泼的舞步和热烈激昂的音乐,再现了鄂尔多斯地区的婚礼盛况和喜庆气氛。奇梦雨老师在节目编排中,让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浓厚的民族特色,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热闹非凡的婚庆现场。

《盅述家乡情》是郝晓敏老师编排的蒙古族舞蹈节目,学生们通过曼妙的舞姿和深情的演绎,诉说着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舞蹈融入了蒙古族传统的盅舞元素,展示了蒙古族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表演过程中,盅子的敲击声与舞蹈的节奏完美结合,创造出一种欢快而又充满技巧的视听享受。

《额吉》这一节目将活动推向了高潮。“额吉”是蒙古语中妈妈的意思,在蒙古族人的习惯中,草原也被称作额吉,这个词语象征着母爱和博大宽容,用来表达蒙古族人民对母亲的感恩和敬仰。舞蹈演员们身着华丽的传统服饰,伴随着悠扬的音乐翩翩起舞。他们灵动的身姿、精准的动作和饱含情感的表情,生动地展现了鄂尔多斯民族民间舞蹈的豪迈与奔放、细腻与柔情。观众们仿佛被带入了广袤的草原,感受到了鄂尔多斯大地的热情与力量。

在舞蹈赏析互动环节,老师们对舞蹈的动作、节奏、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学生们聚精会神地观看,不时发出由衷的赞叹。有的同学被舞蹈中所传达的团结精神所打动,有的则对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赞不绝口。



互动环节后,郝晓敏老师现场穿插教学新疆维吾尔族舞蹈《十二木卡姆》,集自由、奔放、欢乐与和谐于一体,让观众置身于热烈的音乐中,享受新疆人民绚丽多彩的生活。

最后,奇梦雨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演绎贾作光先生创作的《鄂尔多斯舞》。《鄂尔多斯舞》是1955年中国青年艺术团在波兰华沙举行的第五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的一等奖作品,曾为祖国争得了无上荣耀。舞蹈热情、活泼、粗犷、有力,表现了鄂尔多斯高原牧民们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此次“走进鄂尔多斯民族民间舞蹈”沙龙活动不仅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文化之旅。它让更多的师生了解和喜爱上了鄂尔多斯民族民间舞蹈,为传承和弘扬这一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未来,鄂尔多斯民族民间舞蹈将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吸引着更多的目光,让民族文化之花永远绚丽绽放。